教学目标 知识
与
能力 1.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并能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释自然界能量的转化、转移问题。
2.会用△U=W+Q分析和计算问题
3.理解、掌握能量守恒定律。
4.知道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成功的原因。
过程
与
方法
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采用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进行点拨和小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历史上众多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进一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开发新能源、合理利用能源、发展节能技术的观念。
目标制定依据 学生
分析 1.本章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且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体会。
2.学生已经掌握了能量的一些思想。
教材
分析 本节包含两大部分内容,一是热力学第一定律,二是能量守恒定律。前者是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的基础上直接得出,也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对于能量守恒定律,首先应明确它的重要性,可以说贯穿整个高中物理。因此应该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通过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建立能量守恒定律的观点。
教学准备
实验
准备 不用实验器材,灵活使用讲台上的一些东西。
课件
准备 课件:用Powerpoint做的教学课件,关于永动机的教学录像带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景引入本课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先讲述的关于物体内能改变的内容以及做简单解释。
教师演示:1.搓一搓手让手发热。2.给一只笔加热。
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方面是等效的。
学生针对教师的演示现象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外界既对系统做功又对系统传热,如何计算?” 提问学生填表格,并且说出自己的理解,归纳热力学第一定律
△U=W+Q。
提出问题: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正负意义? 学生通过讨论并利用类比的方法,自行得出结论。
物体从外界吸热 Q>0
外界对物体做功 W>0
物体内能增加 △U
如果系统处于绝热状态 Q=0, △U=W
如果系统处于纯传热状态W=0 △U=Q
创设情景引入本课教学 教师通过对△U=W+Q这条式子的扩充,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范围内的体现。
教师提问:从初中学过的能量守恒观点来看,
△U,Q,W可以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
△U可以表示: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化学能,核能
Q可以表示:热量
W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功
让学生进一步表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让学生做4道习题并详细讲解. .例如: 恒温的水池中,有一气泡缓慢上升,在此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会逐渐增大,不考虑气泡内气体分子势能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气泡对外界做功 B、气泡的内能增加
C、气泡与外界没有热传递 D、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
提出问题:如果外界没有对系统共供给能量,系统对外做功,系统的能量如何变化? 学生通过讨论并结合刚刚学过的公式
和生活相关实例,得出结论: 系统对外做功必定以系统内能的减少为代价。
给出历史上一些永动机的模型,还有相关的趣闻。
提出问题:历史上永动机为什么没有成功? 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
本节课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上的联系和过渡,强调重点难点。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