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荀子·天论》指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据此可知,荀子强调的是( )
A. 天对人的主宰 B. 节约自然资源
C. 发展的持续性 D. 自然服务于人
2.“士大夫”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战国典籍中表示等序列仍用“大夫士”。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前后制了一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变化:大夫土强调的是等级;土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大显身手的结果
B. 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士”阶层
C.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