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编辑
【新人教版】2020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第7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训练选修先秦诸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4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28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12/15 18:57:2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4.下列对文中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 A.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除去一般人,只有君子) B.万物皆备于我矣。(人世间一切道理,我的本性中都具备了) 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五谷都是好种子,种下去之后假如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稊米和稗子) D.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自身不能依据仁、遵循义来行事叫做自弃) 【解析】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一般人丢弃了它,君子则保存了它(所以才成为君子)。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从孟子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孟子是极力主张人性本善的。 B.孟子认为人本身就有的同情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只是为人能拥有仁义礼智提供了可能,只有努力扩充它们,才能真正拥有仁义礼智。 C.选文的第一则、第五则、第六则均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这三则短文中所运用的比喻,都非常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相同的道理。 D.孟子认为:“强恕而行”是把“仁之端”扩充为仁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