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探索与发现群文阅读三学习科技开拓创新教案必修下册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部编版(新教材)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72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12/13 10:57:2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这里曾经有过一段传奇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卢嘉锡
1915年10月26日,一个小生命在塾师卢东启家中呱呱堕地。这是从台湾迁居厦门后,卢氏家族二十二世长房的第二个儿子。父亲给他取小名叫“阿狮”。四、五岁时,父亲把他收为入门弟子,并给他取了正式的名字——“嘉锡”。卢家血脉流淌着的,不仅是聪敏好学的书香气蕴,更有那“爱祖国、重气节”的文化基因。
1928年,他顺利考取厦门大学预科。1930年升入本科,选择“主系数学、辅系化学”。但从第二学期起,卢嘉锡将原先的选系格局改为“主系化学、辅系数学”。
1937年8月17日,他从上海出发,远涉重洋奔赴伦敦。临行前有人问道:“你学成之后有什么想法?”卢嘉锡踌躇满志地回答:“回国,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报效祖国!”这也是他立下的誓言。
离开上海时,正值日寇进攻淞沪的第五天,祖国的土地遭受着侵略者的野蛮践踏,中国的青年学子只能忍辱负重。卢嘉锡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利用留学的机会,把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拿”回来为我所用。他相信,科学能够救国。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卢嘉锡的归国之心再也按捺不住,他辞却国外的一切聘任,满怀科学救国的热望,踏上回国的航程。
1945年12月卢嘉锡回到祖国,积极投身科学教育事业,先后在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过,前后历时30多年,为“两校一所”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