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人们不仅热情讨论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__①__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成为公共话题,和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__②__另一方面,作家喟叹“曲高和寡”。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__③__公平、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__④__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渐行渐远,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 )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1.下列在文中①②③④处所填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④;
C.①, 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答案 C
解析 ①处是陈述句,应用逗号。②处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用分号更合适。③处结合语境,可知后句是在解释前句,用破折号或冒号皆可。④处前后也是并列关系,用分号或句号皆可,但要注意的是,如果③处用了冒号,④处应用句号。综上分析,C项最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