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出现了像范蠡、吕不书这样“资累巨万”的大商人,而且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参与工商业活动。这反映了当时
A. 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 B. 商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地位
C. 社会变革新兴阶级崛起 D.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众参与商业活动现象,并产生民间大富商,反映了西周“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D项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商人社会地位较高,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新兴阶级并非商人,而是封建地主阶级,排除C项。故选D。
2.汉武帝时,重用低级官吏和侍从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共议军国大事。东汉光武帝“虽置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事归台阁(尚书台)”,尚书台官位低微,职权却较大。这说明两汉时期
A. 中枢机构出现重大调整 B. 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 分权制衡体制逐步形成 D. 政府决策渐趋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