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3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96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20/10/13 11:43:5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铁犁牛耕的推广
B.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水利工程的兴建
D. 国家统一的安定环境
【答案】D
【解析】
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改善了劳动工具和农用动力,极大提升了耕作效率,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极大的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精耕细作模式的出现,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水利工程的兴修一定程度上降低自然条件对农业的限制,便利了农业生产,提高效率,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西周时”到“战国时”,战国是诸侯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利于农业生产,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