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A. 明矾 B. 漂白粉 C. 草木灰 D. 熟石灰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该物质是一种盐,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应为强碱弱酸盐,明矾为强酸弱碱盐;熟石灰是碱,漂白粉为强碱弱酸盐,草木灰中碳酸钾为强碱弱酸盐,漂白粉为强氧化性漂白,故C正确。
答案为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2为非金属的酸性氧化物,其不能与任何酸发生化学反应
B 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褪色,分别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还原性
C. 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蒸干和灼烧,最终所得产物的成分均为Al2O3
D. 反应物和生成物各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SiO2为非金属的酸性氧化物,但可与HF发生化学反应,故A错误;
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漂白性,使溴水褪色表现还原性,故B错误;
C、因硫酸为难挥发性酸,将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仍为Al2(SO4)3,故C错误;
D、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相对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故D正确;
答案为D。
【点睛】SO2能使溶液褪色不一定是漂白性,可能是漂白性,可能是还原性。
3.下列关于2-环己基丙烯()和2-苯基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者均为芳香烃 B. 2-苯基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 二者均可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 D. 2-苯基丙烯的一氯代产物只有3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结构中不含苯环,不是芳香烃,故A错误;
B、2-苯基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不能说一定,因为当苯环与丙烯基连接的单键旋转时就不在同一平面内,故B错误;
C、两者都有碳碳双键,所以二者均可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故C正确;
D、因2-苯基丙烯分子中含有5种等效氢原子,则其一氯代产物有5种,故D错误;
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