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近几年的全国试卷,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比重加大,而在阅卷中,我们发现,像此类文字表达型简答题,为历年考生的失分重点,需要大家备考时认真归纳整理。
1.测量液体体积读数的答题关键
(1)等一等:待管壁液体全部流下,液面稳定后再开始读数。
(2)平一平:通过上下移动量气管使两侧凹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3)切一切:视线与液面最低点(最底端、最底处、最底部、最低处)、刻度线水平相切。
得分点及关键词:“平视”“刻度线”“凹液面”“液面最低点”“相切”。
2.沉淀洗涤的答题模板
(1)沉淀洗涤的目的:除去沉淀表面附着或沉淀中包夹的可溶性离子。
(2)洗涤方法:向漏斗内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3)误差分析:若沉淀不洗涤或洗涤不干净,则使沉淀的质量偏高。若沉淀洗涤次数过多,则会使部分沉淀溶解而使其质量偏低。
(4)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答题模板:①加沉淀剂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②加入与沉淀剂反应的试剂: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注意:若需称量沉淀的质量进行有关定量计算,则只能选用方法①。
(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答题模板: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入少量……溶液(试剂),若……(现象),表示已经洗涤完全。
3.实验现象的准确、全面描述答题模板
(1)现象描述要全面: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闻到的;溶液中、固体表面、气体部分(“海、陆、空”只要有的都要描述)。
(2)现象描述要准确:如A试管中……B处有……
(3)按“先现象后结论”格式描述,忌指名道姓、先说物质后说现象或先根据结论后推现象等情况。
针对不同状态可按以下模板回答:
①溶液中:颜色由……变成……,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溶液变浑浊,生成(产生)……沉淀,溶液发生倒吸,产生大量气泡(或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有液体溢出等。
②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逐渐溶解,体积逐渐变小(变细),颜色由……变成……
③气体:生成……色(味)气体,气体由……色变成……色,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
4.涉及平衡移动原理应用的答题模板
(1)先有一句话引导,再写出可逆反应的方程式。
(2)指明改变的条件。
(3)导致平衡如何移动。
(4)平衡移动造成了什么结果。
5.滴定终点的判断答题模板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
(1)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2)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3)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
6.pH试纸使用的答题模板
撕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中央,等试纸变色后,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