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与环境
(1)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反应原理: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或2SO2+O22SO3,SO3+H2O===H2SO4);2NO+O2===2NO2,3NO2+H2O===2HNO3+NO。
防治方法:
①石灰石脱硫:在煤中添加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CO2。
②Na2SO3吸收法:Na2SO3+SO2+H2O===2NaHSO3,2NaHSO3Na2SO3+SO2↑+H2O。
(2)碳的氧化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①CO2
②CO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CO。
(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
危害:人受到的主要伤害是眼睛和黏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肺部功能损害。
防治措施:控制城市汽车数量、开发新能源、汽车安装尾气净化器。
(4)雾霾与PM2.5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昏暗。燃煤、汽车尾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是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
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1×10-6 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比表面积大,吸附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5)水体污染
原因:农业化肥的使用、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石油泄漏等。
①重金属污染:Hg、Cd、Pb、Cr等,其中水俣病是由Hg污染引起的,痛痛病是由Cd污染引起的。
②植物营养素污染:水中N、P等营养元素含量过多引起的污染叫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引起“水华”或“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农业化肥过量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6)“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它的着眼点是将污染消灭在生产源头,使整个生产过程对环境无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