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区专用2020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透析高考命题主题5第一板块命题主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检测(地理 解析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51
K
上传用户神奇妙妙屋
-
更新时间2020/9/14 15:11:3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1.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区( )
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量多于蒸发量
C.有泄水暗河 D.多冰雪融水
2.Ⅰ时期,湖区气候相对( )
A.冷湿 B.冷干
C.湿热 D.干热
3.研究发现,Ⅲ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波动上升,原因最可能是( )
A.气温显著下降 B.入湖泥沙减少
C.农业引湖水灌溉 D.径流汇入增加
解析:第1题,杞麓湖虽然“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但位于滇中高原,有喀斯特地貌发育,地下多暗河供湖泊泄水,C对。滇中高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A错;杞麓湖是否为淡水湖,与其所在流域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密切相关,与杞麓湖湖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关系较小,B错;滇中高原缺少高山,杞麓湖不可能多冰雪融水汇入,D错。第2题,Ⅰ时期杞麓湖沉积物的碳酸盐含量是三个阶段中最低的,结合“该湖泊沉积物的碳酸盐含量大体上与湖泊水位呈负相关”可知,Ⅰ时期湖泊水位较高,湖泊所在流域内降水偏多,气候比较湿润,B、D错;Ⅰ时期杞麓湖有机碳含量总体偏低,说明有机碳生产力低,说明当时气温较低,A对、C错。第3题,Ⅲ时期,降水丰富,湖泊水位应该上升,根据“该湖泊沉积物的碳酸盐含量大体上与湖泊水位呈负相关”分析,碳酸盐含量应该减少,但受农业引湖水灌溉的影响,湖泊水位下降,碳酸盐含量波动上升,C对。Ⅲ时期杞麓湖有机碳含量较高,说明有机碳生产力高,气候较暖,A错;入湖泥沙减少和径流汇入增加不会引起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波动上升,B、D错。
答案:1.C 2.A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