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编辑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推荐作品方山子传大铁椎传学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3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958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7/28 10:22:4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导学目标 《方山子传》: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 《大铁椎传》:1.掌握重点文言词句,提高学生自学古文的能力,学会质疑,也要学会总结和归纳。2.体会大铁椎的英雄形象,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文中的侠义精神。 课内自主学习 一 文化常识 1.魏禧(1624~1681),清代散文家,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宁都(今属江西)人。明亡后隐居翠微峰勺庭,人称勺庭先生。清初,人称魏禧、汪琬和侯方域为散文三大家。魏禧与兄长魏际瑞、弟弟魏礼,都善写文章,世称“宁都三魏”。魏禧的诗有深沉雄浑之风,可见于他的《读〈水浒〉》《卖薪行》等。 2.背景解读 (1)《方山子传》:元丰三年(1080),陈慥听说苏轼被放逐而相迎于途中,以后来往频繁。据苏轼自己统计,在黄州四年,他“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详见《岐亭五首》)。两人感情至深,故苏轼于元丰四年(1081)写下了这篇散文。苏轼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以诗文遇祸,不便直言,于是才隐约其辞,语多深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 (2)《大铁椎传》:本文是一篇传记。作者因为不知道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兵器“大铁椎”来代替。文中以细腻生动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有识见、有气节、精武艺、识文墨,使用铁椎的大力士的“异人”形象,描写出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本可大有作为,在当时却所遇不合,无用武之地,只能去与响马决斗的可悲境遇,透露出作者对明朝亡国君臣的不满,抒发了他的亡国之痛,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起来“抗清复明”的爱国思想。 3.古文知识积累(考点) 天文与历法(一) (1)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