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七客观主观年年换读懂诗意应万变--古诗词鉴赏落实训练高效增分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87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7/27 15:08:5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古诗词鉴赏(一)
1.(2019?梅州3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秋试:科举时代于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嫩凉”巧妙点题,突出题目中“秋试”之“秋”微凉、清爽的季节特点。
B.“春蚕食叶响回廊”一句生动贴切地描摹出考生奋笔疾书、考场庄严寂静的情形。
C.“又携书剑路茫茫”写廓之携书佩剑踏上前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隐含了担忧之情。
D.此词在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路茫茫,意境开阔。
解析:选C。词中“又携书剑”展现的是儒雅、刚健、自信的形象,“路茫茫”是写廓之会踏上广阔辽远的应考之路,而不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整句流露出的是诗人的鼓励、赞赏之情,而不是“担忧之情”。
(2)本词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答:
答案:此词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廓之参加科举应试的热情鼓励和美好祝福。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明年的今日,他必已金榜高中,青云直上,那时他会笑着回看世间还在为科举考试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