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水平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其半衰期可能变短
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
C.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
D.γ粒子的电离能力比α粒子的大
答案 B
解析 半衰期的长短是由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故A错误;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小4,再经过两次β衰变后,质量数不变,电荷数要增加2,所以整个过程质量数减小4,电荷数不变,所以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故B正确。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C错误。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故D错误。
2.在正负电子对撞机中,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对撞发生湮灭而转化为一对光子。设正、负电子的质量在对撞前均为m,对撞前的动能均为E,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对撞后转化成光子的波长等于(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一个光子的能量为mc2+E,h=mc2+E,所以λ=,C正确。
3.将半衰期为5天的铋64 g分成四份分别投入(1)开口容器中;(2)100 atm的密封容器中;(3)100 ℃的沸水中,第四份则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经10天后,四种情况剩下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则( )
A.m1=m2=m3=m4=4 g
B.m1=m2=m3=4 g, m4<4 g
C.m1>m2>m3>m4,m1=4 g
D.m1=4 g,其余无法知道
答案 A
解析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一定的,与放射性元素所在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无关,所以A正确。
4.现在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于太阳内部氢核聚变产生的。科学家预测:大约在40亿年以后,太阳内部还将会启动另一种核反应,其核反应方程为:He+He+He→6C,已知He的质量为m1,6C的质量为m2,则( )
A.m1=3m2 B.3m1=m2
C.3m1<m2 D.3m1>m2
答案 D
解析 因发生聚变反应存在质量亏损,释放能量,Δm=3m1-m2,故D正确。
5.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它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为( )
A.6C→e+5B B.6C→He+4Be
C.6C→H+5B D.6C→e+7N
答案 D
解析 原子核的衰变过程满足动量守恒,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方向相反,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得知,粒子与反冲核的电性相反,则知粒子带负电,所以该衰变是β衰变,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两带电粒子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动量大小而言有:m1v1=m2v2,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可得:r=,可见r与q成反比。由题意,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7∶1,半径之比为7∶1,则得:粒子与反冲核的电荷量之比为1∶7。所以反冲核的电荷量为7e,电荷数是7,其符号为7N,所以碳14的衰变方程为6C→ 0-1e+7N,故D正确,A、B、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