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电子的发现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1.知道阴极射线是由电子组成的,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2.知道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3.理解电子的发现对揭示原子结构的重大意义。
4.体会电子的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一、阴极射线
在充有稀薄气体的玻璃管两端安装电极,当两极间加上一定电压时,阴极便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叫做阴极射线。
二、电子的发现
1.汤姆孙的探究方法及结论
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判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
汤姆孙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的比荷都是相同的,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倍。
汤姆孙直接测量了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得到这种粒子的电荷量大小与氢离子大致相同。后来把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称为电子。
2.汤姆孙的进一步研究
汤姆孙进一步研究发现,不论是阴极射线、β射线、光电效应中的光电流还是热离子发射效应中的离子流,它们都包含电子。
结论:电子是从原子中发射出来的,它的质量只比最轻原子的质量的两千分之一稍多一点,由此可见,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3.对电子的认识
电子电荷量e=1.602×10-19_C,是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精确测定出来的。
密立根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质子的质量与电子的质量的比值:1836∶1。
判一判
(1)阴极射线管发出荧光的原因是由于阴极射线撞击管壁而引起的。( )
(2)想知道阴极射线是电磁波还是带电粒子,可以使阴极射线垂直进入电场和磁场,通过荧光屏上的亮点位置来判断。( )
(3)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
(4)汤姆孙指出阴极射线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密立根求出了粒子的比荷。( )
提示:(1)√ (2)√ (3)√ (4)×
想一想
(1)气体放电管中的气体为什么会导电?
提示:气体分子内部有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相等,对外呈电中性,当分子处于电场中时,正电荷和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电场很强时正、负电荷被“撕”开,于是出现了等量的正、负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气体就导电了。
(2)只有阴极射线中包含电子吗?
提示:不是只有阴极射线中包含电子。β射线、光电效应中的光电流、热离子发射效应中的离子流,都包含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