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实验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下列给出多种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数据处理方法,既能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是( )
A.测出两组I、U的数据,代入方程组E=U1+I1r和E=U2+I2r求出E和r
B.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E、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
C.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象,再根据图象求出E、r
D.多测几组I、U的数据,分别求出I和U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动势E,再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池内阻r
C 解析 选项A中只测量两组数据求出E、r,偶然误差较大;选项B中计算E、r平均值虽然能减小误差,但太繁琐;选项D中先分别求出I、U的平均值再求解的方法是错误的;选项C中利用坐标图象求E、r,利用数据多,能减小误差,且直观、方便,故选项C正确.
2.(多选)用图象法计算电动势和内阻时,先要描点,就是在U-I坐标系中描出与每组I、U值对应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点应当准确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即U-I图线应通过每个点
B.这些点应当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偶然误差不能避免,所以U-I图线不可能通过每一个点
C.不在U-I图线上的点应当大致均衡地分布在图线两侧
D.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应当舍去
BCD 解析 用描点法画图象时,应使这些点基本在一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要大致均衡地分布在图线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是由于偶然误差造成的,应当舍去.
3.(多选)如图所示,是根据某次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的U-I图象,下列关于这个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png)
A.纵轴截距表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即E=3.0 V
B.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即I0=0.6 A
C.根据r=,计算出待测电池的内阻为5 Ω
D.根据r=,计算出待测电池的内阻为1 Ω
AD 解析 由于纵坐标并非从零开始,故横轴截距不是短路电流,内阻r== Ω=1 Ω.
4.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为2 Ω)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各有两个供选:
A.电压表量程为15 V
B.电压表量程3 V
C.滑动变阻器(20 Ω,3 A)
D.滑动变阻器(500 Ω,0.2 A)
(1)电压表应该选________(选填“A”或“B”),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选填“C”或“D”),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读数既准确、又方便 (2)C 滑动变阻器D的额定电流太小,最大阻值太大,调节不方便
5.(1)下列电路中既能减小实验误差又能测量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是________.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2)在选择好合适的电路后,将测量的数据点描在坐标中,其中纵轴为电压,横轴为电流,则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3)根据所选择的图线可得,该电源的电动势大小为____V,该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 (1)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中,原理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压表要测量路端电压,电流表要测电路中的总电流,选项A、B错误;为了使内阻测量准确,电流表要采用内接法,选项C错误,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