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多选)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荷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
B.1.6×10-19 C的电荷量叫元电荷
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BCD 解析 元电荷又称“基本电荷量”,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的绝对值是最小的,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等于元电荷或者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将电子或质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称为元电荷,而不是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故选项A错误;电子或质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都是1.6×10-19 C,故可把1.6×10-19 C的电荷量叫元电荷,故选项B、C、D正确.
2.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这是因为( )
A.空气中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B.空气中的负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C.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D.橡胶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
C 解析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电中性的物体若失去了电子就带正电,若得到了电子就带负电,由于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弱,在摩擦的过程中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失去了电子的毛皮带正电,选项C正确.
3.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导体B的带电量为( )
A.-q B.q
C.2q D.4q
C 解析 两个完全一样的导体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要平分总电荷量,所以qB==2q,故选项C正确.
4.用带正电的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是因为验电器( )
A.得到质子而带正电 B.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C.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D.失去质子而带负电
C 解析 带正电的物体上缺少电子,用它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会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物体上,验电器因失去电子而带上正电,故金属箔片会张开,选项C正确.
5.如图所示,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现使a、b分别带正、负电,则(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png)
A.b将吸引a,吸引后不放开
B.b将吸引a,接触后又与a分开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立即把a排斥开
B 解析 因a带正电,b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轻质小球a将向b靠拢并与b接触,若a、b原来所带电荷量不相等,则当a与b接触后,两球先中和一部分原来的电荷,然后将剩余的电荷重新分配,这样两球就会带上同种电荷(正电或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a球将会被排斥开;若a、b原来所带电荷量相等,则a、b接触后完全中和而都不带电,a、b自由分开,故选项B正确.
6.(多选)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如图甲所示;或远离,如图乙所示,则(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A.图甲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图乙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图甲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D.图乙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BC 解析 所谓通草球即指轻质小球,不考虑其重力,通草球之间的位置变化仅由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所决定,根据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选项B、C正确.
7.(多选)有A、B、C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带1.2×10-4 C的正电荷,B、C不带电,现用相互接触的方法使它们都带电,则A、B、C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下面哪组数据( )
A.4.0×10-5 C 4.0×10-5 C 4.0×10-5 C
B.6.0×10-5 C 4.0×10-5 C 4.0×10-5 C
C.6.0×10-5 C 3.0×10-5 C 3.0×10-5 C
D.5.0×10-5 C 5.0×10-5 C 5.0×10-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