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案3精练 第四、五章 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几位同学在做“摇绳发电”实验:把一条长导线的两端连在一个灵敏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回路。两个同学迅速摇动AB这段“绳”。假设图中情景发生在赤道,地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由南指向北。图中摇“绳”同学是沿东西站立的,甲同学站在西边,手握导线的A点,乙同学站在东边,手握导线的B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png)
A.当“绳”摇到最高点时,“绳”中电流最大
B.当“绳”摇到最低点时,“绳”受到的安培力最大
C.当“绳”向下运动时,“绳”中电流从A流向B
D.在摇“绳”过程中,A点电势总是比B点电势高
解析:当“绳”摇到最高点时,绳转动的速度与地磁场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最小,故 A错误。当“绳”摇到最低点时,绳转动的速度与地磁场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线,感应电流最小,绳受到的安培力也最小,故B错误。当“绳”向下运动时,地磁场向北,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可知,“绳”中电流从A流向B,故C正确。在摇“绳”过程中,当“绳”向下运动时,“绳”中电流从A流向B,A点相当于电源的负极,B点相当于电源正极,则A点电势比B点电势低;当“绳”向上运动时,“绳”中电流从B流向A,B点相当于电源的负极,A点相当于电源正极,则B点电势比A点电势低,故D错误,故选C。
2.如图所示,电阻不计面积为S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B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产生e=220sin100πt(V)的正弦交流电,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灯泡的电阻RL=10 Ω(不考虑电阻的变化),C为电容器,L为直流电阻不计的自感线圈,刚开始开关S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
A.线圈从t=0时刻到转过180°的过程中通过矩形线圈的磁通量变化量为零
B.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
C.灯泡的功率小于48.4 W
D.闭合开关S后,电阻R上不产生焦耳热
解析:线圈从t=0时刻到转过180°的过程中通过矩形线圈的磁通量变化量为2BS,选项 A错误;由e=220sin100πt(V)可知U1=220 V,根据=可知U2=22 V,故选项B错误;因电感线圈与灯泡串联,故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22 V,所以灯泡的功率小于48.4 W,选项C正确;因电容器有隔直流通交流的性质,故闭合开关S后,电阻R上有电流,故有焦耳热产生,选项D错误。
3.(2019·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 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R 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B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A.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
B.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F=
C.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为a→b
D.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解析:金属棒刚释放时,弹簧处于原长,弹力为零,又因此时速度为零,没有感应电流,金属棒不受安培力作用,金属棒只受到重力作用,其加速度应等于重力加速度g,故 A错误;金属棒速度为v时,安培力大小为F=BIL,电流:I=,联立可得:F=,故B正确;金属棒向下运动时,由右手定则可知,在金属棒上电流方向向右,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b→a,故C错误;金属棒下落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知,金属棒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金属棒的动能(速度不为零时)以及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