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在王位世袭制下,世袭可以有兄终弟及、长子继承、幼子继承、壮子继承、择子继承、双系继承、女儿继承等方式。这表明王位世袭制 ( )
A.在血缘集团内部传承权力
B.最高统治者无力控制局面
C.王子依据其实力继承王位
D.王子在王族内部地位平等
【解析】选A。材料表明世袭有多种方式,但都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故选A。
【拓展延伸】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家庭、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产物。(2)其出现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据甲骨文记载,商朝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朝 ( )
A.王权借助神权加强统治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确立“家天下”制度
【解析】选A。题干材料反映了商代通过与天神“帝”建立宗法联系以神化自身的统治地位,故选A。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指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排除B;商代时皇帝制度未产生,排除C;夏朝确立了“家天下”制度,排除D。
3.(2020·重庆高一检测)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后,直到清王朝的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 )
A.以年龄为准则
B.以血缘为纽带
C.以等级为核心
D.以德才为标准
【解析】选B。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秦朝确立包括皇位世袭在内的皇帝制度并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的覆灭。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以血缘为纽带,故选B。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
【补偿训练】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是 ( )
A.功绩 B.品德
C.血缘关系 D.才能
【解析】选C。题干“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表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是血缘关系,故选C。题干强调西周分封制是以血缘作为分封标准,与功绩、品德、才能无关,排除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