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河南师大附中月考)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 )
A.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B.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
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
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哲学家思想中的“本”“末”之别是由当时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的,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与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并不是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信息,而是强调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排除D项。
答案:B
2.清初为了笼络人心,免除各种盐税附加,推行纲法,也叫引岸制,是一种官督商销的形式,由政府给引票于商人,按引购盐,贩卖到特定区域(引地)。这表明清初( )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解析:引岸制是商人直接从事食盐销售,不是政府主导,也只销不产,故A项错误。引岸制是放松了以往盐铁专营的政策,商人获得通行证便可进行食盐销售,这是民营商业在政府政策改变后的发展,故B项错误。以往政府盐铁专卖政策禁止商人染指食盐买卖及盐税收入,引岸制放松了管辖,对商人的抑制有所松动,故C项正确。允许商人进行食盐买卖,但政府没有放弃盐业专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岸制仅限于通商区,而且商人必须从榷货务购得通行证才能够运卖食盐,实际权限还掌握在政府手中,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9·广西陆川中学高三月考)明太祖禁用金银,实行宝钞(纸币)制度,而建文帝(1398~1402)时民间交易使用白银的趋向表现明显,永乐帝(1402~1424)即位又禁止使用金银交易,至成化年间(1464~1487)白银几乎成为了通用货币。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入超
B.新的生产方式促进货币改革
C.明朝政府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货币变革
解析:A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对外贸易;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生产方式;C项说法错误,明朝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摇摆不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货币需求量大,明朝白银产量的大幅提高和外银内流使得白银供给较为充足,促使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故本题答案选D项。
答案:D
4.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 “两京诸市,置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
①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吏 ②设置了专门的税官管理商业 ③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 ④由商人自发担任市场监管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京诸市,置令一人……丞二人”说明唐代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吏,故①正确;材料未涉及税收管理的问题,故②错误;“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说明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故③正确;材料也无法体现由商人自发担任市场监管员,故④错误;①③正确,故B项正确。
答案:B
5.(2018·天津12校联考)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
A.实行闭关政策
B.开放海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