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字在甲骨文中没有发现,在《尚书》中开始出现。到了春秋时代,这个字的使用率比较高,其基本意义都是爱人。孔子继承了仁的本意,并将它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仁”的思想出现于上古时期
B.儒学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结果
C.孔子之前中国没有人本思想
D.“仁”的思想被当时社会普遍接受
答案 B
解析 材料“孔子继承了仁的本意……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表明儒学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不符合材料“《尚书》中开始出现”,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本思想的历史,故排除C项;孔子“仁”的思想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没有被普遍接受,故排除D项。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的主张( )
A.体现了百家思想的融合
B.反映了平民的政治诉求
C.否定宗法官僚世袭制度
D.导致了大量人才的涌现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三者都主张任用贤才,否定了宗法制下的世卿世禄制度,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主张都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B.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C.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
D.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
答案 B
解析 孟子和董仲舒均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不会代表人民利益,故A项错误;“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有利于小农的稳定和发展,“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也有利于小农的稳定,故B项正确;孟子的主张里没有抑制兼并的内容,故C项错误;孟子的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同,故D项错误。
4.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
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
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提出“仁政”思想
答案 C
解析 法家主张大一统,与春秋战国的统一趋势相符,符合统治者需要,是被统治者选择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某种思想理论被统治者接受,主要原因是符合统治者的需要,法家思想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不是被统治者接受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B项是法家主张,与题意不符,故错误;“仁政”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内容,与法家无关,故D项错误。
5.据施树民《贾谊为何不受重用》一文载: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现象。文帝曾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实际并未得到认真执行。甚至在官场出现“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敢行奸而富,为贤吏”的怪现象。材料旨在说明( )
A.统治者对农业重视不够
B.黄老政治存在消极影响
C.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
D.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敢行奸而富,为贤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西汉初期由于以黄老之学作为统治思想,导致政治上出现了这些现象,故B项正确。材料“文帝曾多次下诏‘劝课农桑’”说明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奢靡之风,故C项错误;文景之治是封建社会比较繁荣的时期,故D项错误。
6.“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