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孔子创办私学 B.齐国设“稷下学宫”
C.汉武帝设立太学 D.隋朝开创科举制
答案 C
解析 孔子创办私学是“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排除A项;“稷下学宫”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各学派学者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与儒学教育无关,排除B项;汉武帝设立太学,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C项正确;隋朝开创科举制,网罗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它是一种选官制度而不是学校,排除D项。
5.史书记载,两汉皇帝“皆遇灾而惧”,因灾异而下的罪己诏有58份之多。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是( )
A.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一定的劝诫作用
B.汉代统治者关注自然灾害重视百姓的疾苦
C.汉代的干旱、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较多
D.汉代盛行的灾异祥瑞学说得到自然验证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人民应服从君主的统治,君主应施行仁政,否则天将降灾祸以示警告,“因灾异而下的罪己诏有58份之多”,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C项无法解释皇帝“遇灾而惧”的现象,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无法体现,“灾异祥瑞学说得到自然验证”表述错误,排除。
6.下列各项属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的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答案 B
解析 A项出自《道德经》,是道家思想,排除;B项出自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天不变,道亦不变”之“道”,是儒家之道,核心为“三纲五常”,董仲舒认为人伦道德,天经地义,绝对不能够更改,故选B项;C项出自《商君书》,是商鞅的思想,主张变法革新,排除;D项出自儒家经典《礼记》,排除。
7.某学者在点评君主们的执政心法时说道:“摆起面孔说教,满口仁义道德;放开手脚行事,一派杂霸之术”。君主“得其心法”始于( )
A.东周 B.西汉
C.北魏 D.南宋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中“仁义道德”“一派杂霸之术”可知是指汉代儒学外儒内法的特点,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是在西汉时期,B项正确。
8.“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董仲舒上述主张( )
A.再现了先秦儒家学派的主张
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C.有利于巩固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
D.适应了君主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发展为“君为臣纲”等“三纲”。董仲舒将君臣、父子、夫妇三种政治伦理关系纳入了“阳尊阴卑”的思想构架,作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王道之纲”,故选D项。
9.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主要体现为( )
①鼓吹“天人感应” 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③宣扬“君权神授” ④强调“大一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故①③表述正确;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故④表述正确;②是荀子的主张,排除。故选C项。
10.有人根据《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