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人民版)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课时跟踪检测必修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21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20/5/21 17:17:4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8·遵义四中期中)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

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

儒家思想尚未取得正统地位

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阶级关系: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学在民间,私学出现。并非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故选C项。

答案:C

2(2018·榆林二中期中)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解析: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主张;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是孟子与荀子。从选项来看,A选项是典型的儒家思想,本题选择A项。B项是道家的主要思想;C项是墨家的思想;D项是法家的思想。

答案:A

3(2019·吉林汪清六中月考)《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  )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并不是真实的生活画面,所以说法正确,错误;这种生活模式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人民对社会安定的期盼,故③④正确。所以本题选择C项。

答案:C

4法是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己的法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得出是自然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指社会发展有自然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就消失,故B项正确;A项中人的因素较大;C项中社会因素较大;D项中是天人合一。

答案:B

5(2018·醴陵一中期中)墨家的兼爱,强调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差等。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两者(  )

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B.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C.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                D.对爱的理解不同

解析: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两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孔子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代表,墨子是小生产者的代表,故选B项。

答案:B

6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