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考14 原子物理
1.首次提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一观念,与下列物理常量相关的是( )
A.引力常量G B.普朗克常量h
C.静电力常量k D.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答案】B
2.(2019年河南郑州二模)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B.—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时,最多能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剩下1个氡原子核
【答案】B
3.(2019年广东茂名联考)如图甲所示为研究某金属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图乙为采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图中频率ν1、ν2,遏制电压Uc1、Uc2及电子的电荷量e均为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常量h=)
B.普朗克常量h=)
C.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ν0=
D.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ν0=
【答案】A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Ek=hν-W0,由动能定理eUc=Ek,联立可得Uc=ν-ν0,结合图象可知斜率为k==,则普朗克常量为h=,故A正确,B错误;当遏止电压为零时,入射光的频率等于金属的截止频率,即横轴截距等于截止频率,k===,解得ν0=,故C、D错误.
4.(2019年江西南昌三模)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理论,下列关于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符合实验规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黑体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越大,故A、C错误.黑体辐射的波长分布情况也随温度而变,如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光进行辐射,在500 ℃以至更高的温度时,则顺次发射可见光以至紫外辐射.即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故B错误,D正确.
5.(2019年贵阳名校二模)在核反应方程为H+H→He+X.已知H的质量为2.013 6 u,H的质量为3.018 0 u,H质量为4.002 6 u,X的质量为1.008 7 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x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B.x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C.x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D.x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答案】A
【解析】某核反应方程为H+H→He+X.根据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得X的质量数为1,核电荷数为0.所以X是中子.反应前质量为2.013 6 u+3.018 u=5.031 6 u.反应后质量为4.002 6 u+1.008 7 u=5.011 3 u.即得核反应后质量亏损,所以该反应释放能量.故选A.
6.(2019年宁波名校联考)一静止原子核A经1次α衰变生成原子核B,并释放出β光子.已知A的比结合能为E1,B的比结合能为E2,α粒子的比结合能为E3,β光子的能量为E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核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比A核后移2位
B.比结合能E1小于比结合能E2
C.由能量守恒可知E2-E1=E3+E4
D.该反应过程质量一定增加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