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分钟快速训练(二)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巴耳末对氢原子可见光谱进行分析,发现了辐射可见光的波长(λ)公式即巴耳末公式=R(-)(n=3,4,5,…),R为里德伯常量;玻尔在原子结构假说中提出频率(ν)条件hν=Em-En(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巴耳末公式中的n与频率条件中的m、n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B.由频率条件可知,大量处在n=5能级的氢原子,能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C.大量从n=4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的氢原子比大量从n=3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的氢原子辐射的可见光频率高
D.巴耳末公式和频率条件都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解析] 两公式中的n或m、n都是与氢原子轨道量子化相关的量,A错误;只有从高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才辐射可见光,因此大量处在n=5能级的氢原子,能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B错误;大量从n=4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的氢原子可辐射两种频率的可见光,其中一种可见光的频率与大量从n=3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的氢原子辐射的可见光频率相同,C错误;巴耳末公式和频率条件都只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D正确。
2.如图所示,质量m=0.15 kg、长度l=10 cm的金属棒ab用两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悬挂在匀强磁场中,弹簧劲度系数k=100 N/m,开关闭合,稳定后发现弹簧的伸长量均为Δx=1 cm,电流表的示数为5 A,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N端是电源正极
B.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 T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左移,弹簧的长度变小
D.仅使磁场反向,稳定后弹簧的伸长量为0.2 cm
[解析] 由于mg=1.5 N<2kΔx=2 N,故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受力分析,满足mg+BIl=2kΔx,可得B=1 T,B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可知ab棒中电流方向由b指向a,故N端是电源正极,A正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左移,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故形变量变大,弹簧的长度变大,C错误;仅使磁场反向,则mg=BIl+2kΔx′,可得Δx′=0.5 cm,D错误。
3.黑光灯是灭蛾杀虫的一种环保型设备,它发出的紫色光能够引诱害虫飞近黑光灯,然后被黑光灯周围的交流高压电网击毙。如图所示是高压电网的工作电路,其输入电压为有效值是U1的正弦交流电,经变压器输出给电网使用。已知一只额定功率为P的黑光灯正常工作时,约有5%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光中约有50%是频率为ν的紫光。空气的击穿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使害虫瞬间被击毙至少要有效值为U2的电压,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则( D )

A.为了能瞬间击毙害虫,输入电压的频率越大越好
B.为了能瞬间击毙害虫,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最大值为
C.为了防止空气被击穿而造成短路,电网相邻两极间距离最大为
D.一只正常发光的黑光灯每秒向外辐射频率为ν的紫光光子数为
[解析] U2为有效值,与交流电的频率无关,A错误;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n1n2=U1U2,使害虫瞬间被击毙至少要U2的电压,所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最大值为,B错误;电网相邻两极间距离最小为d=,C错误;每个紫光光子的能量为E0=hν,设黑光灯每秒向外辐射的紫光光子约有n个,则Pt×2.5%=nE0,得n=,D正确。
4.用10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物体(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物体经过运动轨迹上的A点时,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C )

A.物体从抛出点运动到A点的时间为 s
B.抛出点到A点的距离为5 m
C.物体在A点的动能是其在抛出点动能的两倍
D.该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