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时分层作业1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三册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鲁科版(新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55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5/18 13:39:5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

(时间:15分钟 分值:50)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

1MN是两个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1.60×1019 C,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在摩擦前M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M

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0×1019 C

DN在摩擦过程中失去1.60×1019 C个电子

C [MN相互摩擦,M带正电是因为M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小而失去核外电子的结果;由于电荷守恒,故N一定带等量的负电荷,选项C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

D.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实质上是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趋向或远离带电体

D [元电荷所带的电荷量为1.60×1019 C,物体所带电荷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选项A错误;物体不带电,是由于其内部正、负电荷的量值相等,对外不显电性,故选项B错误;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摩擦起电同样不能创造电荷,是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过程,选项C错误;自由电子是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带电体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两端带等量异种电荷,选项D正确.]

3(多选)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电荷量如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粒子

π

π

u

d

带电荷量

e

e

e

e

e

e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π介子由u和组成

Bπ介子由d和组成

Cπ介子由u和组成

Dπ介子由d和组成

AD 介子带电荷量为+eu带电荷量为+e带电荷量为+e,故π介子由u组成,选项A正确,B错误;π介子带电荷量为-ed带电荷量为-e带电荷量为-e,故π介子由d组成,选项C错误,D正确.]

4(多选)如图所示为科技馆里一个趣味体验项目的简化图,核心装置为一个金属球,在干燥的空气里,体验者双脚站在绝缘凳上,右手按在金属球上,并远离周围其他物体.一条特殊传送带(图中未画出)给金属球不断地输送电荷,过一段时间后,体验者的头发便会四处散开,甚至倒立,十分有趣,在此状态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用左手也去摸金属球,会被电击

B.若用左手与旁边的观众握手,会被电击

C.若右手离开金属球,则头发会立刻恢复常态

D.若右手离开金属球而且走下绝缘凳,头发会立刻恢复常态

BD [若用左手也去摸金属球,不会有电流产生,不会被电击,选项A错误;若用左手与旁边的观众握手,会发生放电现象而被电击,选项B正确;若右手离开金属球,电荷不会转移,则头发仍然四处散开,选项C错误;若右手离开金属球而且走下绝缘凳,则电荷将进入大地,人体将不再带电,头发会立刻恢复常态,选项D正确.]

5(多选)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 C,丙物体带电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

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

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

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