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外: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
(2)国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目的
(1)前期:“一切为了前线”。
(2)后期: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2)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3)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4.评价
(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并在战争结束后进一步加强。
[教材拓展]__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和不良后果
(1)必要性
①从历史背景看,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帝国主义企图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扼杀在摇篮里。
②从苏俄自身看,这一时期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军事力量都十分薄弱,再加上一战的破坏,只能用特殊措施保卫革命果实。
(2)不良后果
①余粮收集制既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
②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政府控制过于严格使资产阶级站到反革命一边。
③取消商品贸易,否定货币和价值规律,使投机猖獗,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经济困难: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政治危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2.实行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3.措施
(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4.意义
(1)理论上: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2)实践上: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摘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三、斯大林体制
1.过程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特征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消极: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逐渐僵化,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通过实行全盘的农业集体化,苏联政府终于能够像在工业领域一样,以指令性的计划控制农业生产,保证能够从农业中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苏联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导致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滞后。农业问题越来越成为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