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基本过程
|
时间
|
推动因素
|
主要表现
|
世界市
场雏形
|
15、16世纪之交
|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
19世纪
中期
|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
|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
|
整体世界的形成
|
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
体系的
形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
1929—1933年
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
|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
经济全
球化
|
20世纪90年代
|
科技发展,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机制
|
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市场经济体制
|
[针对训练]
1.“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说明全球化( )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对当今美国来说弊大于利
A [材料反映了中国、英国、美国在不同时期既受益于全球化,又受全球化危害的影响,说明全球化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故A项正确,B项错误;尽管英国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但不能说是全球化导致英国衰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虽然一直是全球化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可知当今美国也受到全球化危害的影响,但不能由此推断全球化对美国弊大于利,故D项错误。]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第一阶段: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
(1)概况: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2)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实力强大。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
(1)概况: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1)概况: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针对训练]
2.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洛美协定》。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这说明( )
A.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世界格局
B.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C.欧洲经济复苏奉行独立外交
D.世界经济两极分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