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
1.历程
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1)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为主体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生产为基础的工场。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私人垄断组织开始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干预国家政治生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①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面对经济危机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体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2.变革的原因
(1)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变革的根本原因。
(2)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内在的需要。
(3)经济危机、战争的发生以及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
(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5)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新要求。
[针对训练]
1.(2019·河南八市联考)1933年,德国推行“四年计划”,挪威社会民主党派开始采用“计划”一词,英国政府部分官员组织了一个不分党派的智囊团体,称作“政经计划会”。这表明 ( )
A.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共识
B.国家干预经济渐成为共识
C.经济危机逐渐得到缓解
D.各国陆续推行法西斯体制
B [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苏联的经济体制,材料中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实行经济计划,但都不是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中实行计划指导,反映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各国在1933年制订经济计划,没有介绍其效果,故C项错误;对经济实行计划指导不属于法西斯专制体制,故D项错误。]
二、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
探索调整
|
主要内容
|
认 识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商贸:取消自由贸易;分配:义务劳动制
|
(1)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应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
(2)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并对原有的体制做深入剖析。
(3)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4)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
|
新经济政策
|
农业:固定的粮食税;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商贸: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
|
工业化
|
优先发展重工业
|
农业集体化
|
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所有制
|
赫鲁晓夫改革
|
侧重农业,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农场自主权;提倡种玉米等
|
勃列日涅夫改革
|
重点在工业上,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
|
戈尔巴乔夫改革
|
初期进行经济改革,后又转向政治改革
|
[针对训练]
2.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租让制后,最初出租企业的租金采用实物形式。用生产出来的产品偿付,后来则大部分采用货币形式支付。这一支付形式的变化 ( )
A.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B.旨在排挤私人独占企业
C.促进了工农业经济交流
D.进一步活跃了商品市场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国内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恢复私人企业等措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中提出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未排挤私人独占企业,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围绕企业的交租方式,未涉及农业,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租金从“实物形式”到“货币形式”,可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