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1.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开端: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2)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2)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3)内容:国营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本质上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设立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开发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2.格局: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一 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