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b)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b)
标志
|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
代表人物
|
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
活动基地
|
北大。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推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
主要内容
|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李大钊指出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就是反对复辟帝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也是新文化运动批判的重点对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要求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
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d)
(1)积极性
①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进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②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
③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新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辛亥革命是从政治上反封建,而新文化运动是从思想上反封建。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b)
(1)十月革命前
①梁启超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②1906年,革命党人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思想。
(2)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①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
②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分别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