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png)
课时作业(十七)
一、选择题
1.(2018·辽宁学业考试)某校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png)
A.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必须先将纸带穿过计时器连到小车上,再改变木板倾角,使小车能沿木板匀速下滑
B.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相邻各点的间距并不都是均匀的,应选间距均匀的那一段纸带来计算小车的速度,因为这一段是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完毕时的情形
C.换用不同的纸带进行实验,在增加橡皮筋数量的同时应减少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以实现对小车的拉力不变的目的
D.本实验并不需要测量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焦耳,只需测出以后各次实验橡皮筋做功是第一次实验时的多少倍即可
答案 C
解析 A项,实验之前要平衡摩擦力,所以要将左端垫高,让小车在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A项正确.B项,由于已平衡了摩擦力,所以当橡皮筋不再拉动小车时,小车匀速直线运动,打出的点是均匀的,B项正确.C项,由于两根橡皮筋拉动小车时做的功是一根橡皮筋拉动时做的功的两倍,所以应使几次拉动时伸长相同,C项不正确.D项,在满足做功加倍的情况下,测出速度的值,因为只是画出图像,但并不需要功的具体的值,所以D项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项.
点评 实验中要清楚是如何改变的W,如何获得的速度v即可,围绕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进行理解和记忆.
2.关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答案 D
解析 本实验无须测出橡皮筋具体做功的数值,只要测出以后每次实验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的多少倍就足够了,A项错误;每次实验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才能保证每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的整数倍,B项错误;小车运动过程中会受到阻力,只有使木板倾斜到一定程度,才能减小误差,C项错误;实验时,应该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然后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D项正确.
3.(多选)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这条纸带上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png)
A.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B.木板倾斜程度太大
C.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斜角太小
D.小车受到的阻力大于重力沿斜面下滑的分力
答案 CD
解析 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在橡皮筋恢复原长以后小车做减速运动,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大于重力沿斜面下滑的分力,没有将木板倾斜或倾斜角太小,故C、D项正确.
4.(多选)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jpg)
A.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速运动
B.为简便起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一样
C.可以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D.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E.实验中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F.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G.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答案 ABCF
解析 适当垫高小车一端,当小车匀速运动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实验中要求橡皮筋规格相同,拉伸长度相同即每根橡皮筋做功相等,所以只需通过改变条数就可以改变做功的数值,应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当橡皮筋松弛时,即加速结束时,小车做匀速运动,此时速度即为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