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png)
第四章章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9个小题,每题4分,共计36分)
1.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如图所示的线框,置于正方形有界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图中ab=bc=2cd=2de=2ef=2fa=2L.现使线框以同样大小的速度v匀速沿四个不同方向平动进入磁场,并且速度方向始终与线框先进入磁场的那条边垂直,则在通过如图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png)
A.ab两点间的电势差图①中最大 B.ab两点间的电势差图②中最大
C.回路电流图③中最大 D.回路电流图④中最小
解析 设ab段电阻为r,图①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3Ir,图②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Ir,图③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Ir/2,图④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Ir,所以ab两点间的电势差图①中最大,A项正确,B错误.回路电流图③中最小,其他回路电流相等,C、D两项错误.
答案 A
2.
如图所示,正方形区域MNPQ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外力作用下,一正方形闭合刚性导线框沿QN方向匀速运动,t=0时刻,其四个顶点M′、N′、P′、Q′恰好在磁场边界中点.下列图象中能反映线框所受安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jpg)
解析 第一段时间从初位置到M′N′离开磁场,图甲表示该过程的任意一个位置,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为M1A与N1B之和,即为M1M′长度的2倍,此时电动势E=2Bvtv,线框受的安培力F=2BIvt=,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C、D两项错误;如图乙所示,线框的右端M2N2刚好出磁场时,左端Q2P2恰与MP共线,此后一段时间内有效长度不变,一直到线框的左端与M′N′重合,这段时间内电流不变,安培力大小不变;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0.png)
最后一段时间如图丙所示,从匀速运动至M2N2开始计时,有效长度为A′C′=l-2vt′,电动势E′=B(l-2vt′)v,线框受的安培力F′=,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故A项错误,B项正确.
答案 B
3.
光滑曲面与竖直平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图所示,抛物线的方程是y=x2,下半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a的直线(图中的虚线所示),一个小金属块从抛物线上y=b(b>a)处以速度v沿抛物线下滑,假设抛物线足够长,金属块沿抛物线下滑后产生的焦耳热总量是( )
A.mgb B.mv2
C.mg(b-a) D.mg(b-a)+mv2
解析 金属块在进出磁场过程中要产生感应电流,机械能要减少,上升的最大高度不断降低,最后刚好飞不出磁场,就往复运动永不停止,由能量守恒可得Q=ΔE=mv2+mg(b-a).
答案 D
4.如图甲,R0为定值电阻,两金属圆环固定在同一绝缘平面内.左端连接在一周期为T0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经二极管整流后,通过R0的电流i始终向左,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规定内圆环a端电势高于b端时,a、b间的电压uab为正,下列uab-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4.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16.jpg)
解析 在第一个0.25T0时间内,通过大圆环的电流为瞬时针逐渐增加,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内环a端电势高于b端,因电流的变化率逐渐减小故内环的电动势逐渐减小;同理在第0.25T0~0.5T0时间内,通过大圆环的电流为瞬时针逐渐减小,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内环a端电势低于b端,因电流的变化率逐渐变大故内环的电动势逐渐变大;故C项正确.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