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1)背景:二战后,美国挑起的“冷战”遭到反对;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
(2)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①第一届:1949年在巴黎和布拉格举行,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
②第二届:1950年在华沙举行,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该组织以“和平共处”为基本原则。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背景:美苏“冷战”加剧,北约与华约对峙,战争危险增大。
(2)内容:热核武器具有毁灭人类的危险,各国政府应“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3)影响: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特别提醒] 民间力量是反战和平的主力;文化界人士,特别是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成为和平运动的先锋或推动力量。
二、 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
背景: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表现:1965年,一些青年学生焚毁政府颁发的征兵证,反对侵略战争,拉开反战运动的序幕。
形式:游行示威、拒缴战争税、召开宣讲会等。
影响
(1)这一时期的反战运动还与当时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构成了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浪潮。
(2)其他国家也举行了各种声援活动。
[特别提醒] 反战和平运动对制止战争,特别是制止世界大战,对限制军备竞赛,推动裁军进程起到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
三、80年代和平运动的高涨
背景
(1)西欧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人们的反战意识尤为强烈。
(2)北约集团准备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
内容:反对美、苏的核军备竞赛,要求建立“无核区”。
影响:波及到世界各地;督促联大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四、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1)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2)范围上:从社会领域看,参与阶层广泛;从空间分布看,地域广泛,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3)组织上: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作用
(1)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
(2)教育和动员了广大民众,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基础。
[特别提醒] 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虽然不能完全制止战争,但是它可以减少战争。它对世界和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舆论上,使得一些战争贩子和战争狂人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1)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保卫和平的活动主要包括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及罗素的反战活动。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和80年代以来的国际和平日运动。这些保卫和平的斗争,有利于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二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表现及特点
史料一
史料二 1967年10月21日,众多示威群众呼喊着口号向五角大楼冲去,②使得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反战和平集会变成了暴力冲突。此次游行示威活动中有近3 000人被捕,其中包括小说家梅勒和集会组织者德林杰。
①指1949年毕加索献给巴黎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作品。作品中恬静的鸽子,表示出爱好和平人民的纯朴的尊严的意志。从此,鸽子就成了和平的象征。
②充分说明民众反对战争、期望和平。
(1)史料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提示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2)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史料二中提及的反战和平集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
提示 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并使战争不断升级,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及人员伤亡,国内民众反对战争,要求和平。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战争,和平思想得到了普及。
(3)简述二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提示 在内容上,核武器的出现,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因此反战和平运动更多地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在范围上,反战和平运动参与阶层广泛,声势浩大,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具有真正的全球性;在组织上,反战和平运动越来越成为有组织的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
兴起的原因与特点
(1)原因
①二战劫难使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②核武器阴影的笼罩,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③美苏“冷战”加剧,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及军备竞赛的升级,造成世界不安宁。
④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威胁世界和平。
⑤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如罗素和爱因斯坦。
⑥世界各国民众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