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后世各种思想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源头,此时儒家思想产生、发展,成为“显学”。
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正统地位确立,成为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发展到更具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理学阶段,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
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儒学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1课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课程标准
|
学习目标
|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理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的主要主张及其历史影响。
认识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育等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其重要现实意义。
|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
从汉初的政治、经济方面,了解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历史背景。
理解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汉武帝推行新儒学的措施。
认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的深远影响。
|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1.老子
(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代表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
(3)思想主张
①哲学思想:认为“道”是派生万物的根源;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②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