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形成过程: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间共用最外层上的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共用电子对同时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吸引。
2.共价化合物
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均以共价键相结合的化合物。
3.常见共价分子的表示方法
分子式
|
结构式
|
电子式
|
球棍模型
|
HCl
|
H—Cl
|
H••••
|
|
Cl2
|
Cl—Cl
|
••••••••
|
|
N2
|
N≡N
|
|
|
H2O
|
H—O—H
|
HO····H
|
|
CO2
|
O===C===O
|
••••C••••
|
|
NH3
|
|
|
|
CH4
|
|
|
|
4.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
→
1.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有得失
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
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电子对偏移
D.有金属元素的存在
解析:选B。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离子化合物是发生电子得失,共价化合物是发生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2.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aCl的电子式:Na+Cl-
D.N2的电子式:NN
解析:选A。CO2分子为直线形分子,B项错误;NaCl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的正确写法为Na+[••••]-,C项错误;N2的电子式应该为,D项错误。
3.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
解析:选A。H元素与Br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两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故B、C两项错误;H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Br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能与H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因此A项正确;D项不是电子式。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化学键
|
离子键
|
共价键
|
成键实质
|
静电作用:包括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电子与电子之间以及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
静电作用:包括共用电子对与两核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电子与电子之间以及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
成键元素
|
一般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
一般是非金属元素
|
成键微粒
|
阴、阳离子
|
原子
|
成键条件
|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发生电子的得失形成离子键
|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饱和状态,相互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
影响因素
|
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
|
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
存在范围
|
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
可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共价化合物及部分离子化合物中
|
2.化学键的存在
(1)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2O2、NaOH、NH4Cl等离子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