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强调农民要“强力从事”,发展经济;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田界)。三位学者的主张都是
A. 完全有利于维护统治者利益 B. 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C. 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 为达成富国强兵、实现统一的目标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墨子、孟子、商鞅的措施可以看出,三人的主张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完全”一词表述过于绝对,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C选项错误,孟子和商鞅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D选项错误,富国强兵、实现统一是法家的主张,与墨子和孟子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荀子“一方面认为‘君子'和‘小人'有共同的本性,是可以相互对换的。而另一个方面又主张,君子与小人、贵与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严格界限。”《荀子富国篇》又说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这一思想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反映儒学理念深人人心
C. 符合了社会转型的要求
D. 推动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荀子强调君子与小人尊卑等级的同时又认为君子能以德役使百姓,达到富国的目的以适应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君主至尊观念,排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儒家观念深入人心,排除。D项,西汉董仲舒发展儒家并推动儒学成为主流思想,排除。
3.“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