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探究遮光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所用遮阳网对某果树作适当遮光处理,分别于遮光前(0天)、遮光处理1天和21天后,取若干叶片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测定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和RuBP羧化酶(可结合CO2)活性等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
叶绿素含量
(mg·g-1)
|
气孔导度
(mmol·m-2·s-1)
|
RuBP羧化酶
活性(IU·L-1)
|
处理时
间(天)
|
0
|
1
|
21
|
0
|
1
|
21
|
0
|
1
|
21
|
0
|
1
|
21
|
对照组
|
6.89
|
6.92
|
7.04
|
1.34
|
1.33
|
1.42
|
102.5
|
100.6
|
105.2
|
283.9
|
282.1
|
293.5
|
实验组
|
6.95
|
10.23
|
2.45
|
1.32
|
1.48
|
1.66
|
101.3
|
144.8
|
45.1
|
282.1
|
280.6
|
88.5
|
(1)实验中对照组的条件为________,其他条件与实验组保持相同且适宜。
(2)由表可知,遮光处理1天后,实验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对照组,其原因是叶片通过________________以适应短时间的弱光环境。
(3)由题可知,RuBP羧化酶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中,实验结果显示,遮光处理21天后RuBP羧化酶活性显著小于对照组,说明叶片___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得有机物合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