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
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获利匪浅
C.关贸总协定消除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美元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在关贸总协定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都有所下降,正说明了贸易壁垒的减少。材料并未显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者美国受益。故C项正确。
8.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C.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D.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
答案 D
解析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1年英国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后来又规定:……帝国内部各邦的货物彼此实行优惠税率,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
法国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1930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霍利·斯摩特关税法。美国政府为提高国内商品价格、增强对外贸易的竞争,美元实际贬值达到41%。
——根据金卫星《1929~1933年大萧条
与伦敦世界经济会议》整理
材料二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统一有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消除各国单方面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而采取单方面货币贬值行动的危险。……我们希望通过让国际货币体系成为一国经济政策的工具而确保经济政策的安全性。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在做出货币升值或贬值前都必须同他国政府进行磋商。
——1944年凯恩斯、怀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面对危机,各国在国际贸易领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有何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二战后,为防止悲剧重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金融和贸易领域采取了哪些“统一有序”的应对措施?影响如何?
答案 (1)措施:提高关税;组建区域集团贸易圈;实行进口配额制度;宣布货币贬值。共同特点: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2)金融领域: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贸易领域: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积极影响: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规则由发达国家主导制订,发展中国家缺少话语权和决定权。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英国颁布……对进口货物征税50%”,法国“提高关税”,美国“通过了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法……美元实际贬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出措施和相同点。第(2)问,根据材料二,二战后为“消除……危险”“我们希望通过国际货币体系……确保经济政策的安全性”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