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多普勒效应
A组:合格性水平训练
1.(多普勒效应的理解)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保持不变
B.要发生多普勒效应,波源和观察者间必须有相对运动
C.只有声波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D.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都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答案 C
解析 多普勒效应是一种现象,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没有发生改变,波源与观察者之间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变化,即发生多普勒效应,而且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都会发生多普勒效应。故C错误,A、B、D正确。
2.(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医院有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彩超,就是向病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精确掌握的超声波,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专用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可知道血液的流速。这一技术主要利用了( )
A.波的干涉
B.多普勒效应
C.波的叠加
D.波的衍射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仪器是测量反射波的频率变化,而波的干涉、波的衍射及波的叠加都不会产生频率的变化,而多普勒效应中由于波源和接收者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而使接收到的频率变化,故该技术利用的是多普勒效应,故选B。
3.(综合)分析下列物理现象:
(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3)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
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B.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C.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D.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答案 A
解析 (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是由于声音在云层间来回传播,这是声波的反射现象;(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听到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声音的衍射现象;(3)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音叉发出两个频率相同的声波相互叠加,从而出现振动加强区与减弱区,这是声波的干涉现象;(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音调变高就是频率变高,因此这是多普勒效应现象。A正确。
4.(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多选)下面哪些应用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
A.利用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B.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根据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发生的变化,就知道汽车的速度,以便于进行交通管理
C.铁路工人用耳贴在铁轨上可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D.有经验的战士从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
答案 ABD
解析 凡是波都具有多普勒效应,因此可以利用光波的多普勒效应测定遥远天体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故A正确;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时,交通警察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根据频率的变化可知汽车的速度,利用了波的多普勒效应,故B正确;铁路工人用耳贴在铁轨上是根据振动的强弱而对列车的运动情况做出判断,利用了声波在固体中传播得更快,故C错误;炮弹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声波,人耳接收到的频率与炮弹的相对运动方向有关,利用了波的多普勒效应,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