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编辑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电场第1节认识静电课堂训练粤教版选修3-1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粤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0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4/7 9:37:1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节 认识静电

1(2018·黄山期末)下列有关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

B.摩擦起电时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得到了电子

C.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时,失去了部分电子

D.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说明电荷可以被消灭

【答案】B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产生电荷,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所以A错误,B正确.感应起电过程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总的电荷量并没有改变,所以C错误.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但电荷并没有被消灭,只是整体不显示电性而已,所以D错误.

2(2017·北京校级模拟)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B.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

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任何起电方式都不能创造电荷,也不能消灭电荷,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故CD正确,B错误.在摩擦起电中,是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相互摩擦,克服阻力做功而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接触起电中,是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后电子从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或从不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在感应起电中,是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近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时,使不带电的物体中的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故A正确.

3(多选)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内一定没有电荷

B.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

D.带电体发生中和的现象是等量异种电荷完全相互抵消的结果

【答案】CD 

【解析】一个物体不带电并不是内部没有电荷,而是由于正、负电荷一样多,从而对外显示电中性.当正电荷多于负电荷时对外显示带正电;当负电荷多于正电荷时外显示带负电,故AB错误.物体带电实质就是得失电子,即电荷移动,故C正确.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接触时,带负电的物体中的多余电子全部移动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与正电荷相互抵消,从而使两物体都呈电中性,故D正确.正确答案CD

4.甲、乙、丙三物体均不带电,甲、乙两物体彼此相互摩擦后,乙物体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 C,丙物体带电8×1016 C.求最后乙物体带电的电性和电荷量.

【解析】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净电荷,甲、乙摩擦导致甲失去电荷量为1.6×1015 C的电子而带正电,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电荷量1.6×1015 C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荷电荷量为1.6×1015 C8×1016 C8×1016 C

答案:最后乙带负电 8×1016 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