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为汉代各农耕区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农耕区域
|
年人均耕田数
|
平均亩产量
|
粮食总收入量
|
南方农耕区
|
23小亩
|
1.37石
|
32石
|
中原农耕区
|
30小亩
|
1.5石
|
45石
|
西北农垦区
|
74小亩
|
0.4石
|
29石
|
A.南方地区田庄经济发展迅速 B.西北地区土地集中现象严重
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2.南京云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专供宫廷御用和赏赐功臣之物。其挑花技术十分高超,“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七上八下”的成语就是出自云锦。中国古代南京云锦最有可能产生于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3.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一现象
A.反映了豪强地主的兴起 B.表明男耕女织现象渐趋消亡
C.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说明农业技术趋于成熟
4.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的徽商。最初他只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A.封建王朝的支持与否决定着商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兴衰
B.官营手工业逐渐没落,政府放弃了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C.商人政治地位低下局面开始转变,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传统农本思想根深蒂固,影响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
5.“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进行的商贸活动中的一环,在整个贸易过程中,西班牙人先用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将这些商品运抵新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C.加速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改变
D.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