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69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20/3/28 11:39:0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通过叙述古代儒者借古讽今,借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儒者的这种做法目的就是以此希望君主贤明,社会安定和谐,因此C选项正确。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现实政治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儒者主张复古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因此D选项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者的政治诉求

 

2.《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说明了人要适应自然的发展,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A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不符合是荀子,故B项错误;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也是道家的主张,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道家和儒家的共同主张,解题的关键是找出选项中各自的个性,进行排除即可。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