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
B. 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
C. 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D. 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念,提倡“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设问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D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念,提倡“经世致用”都正确,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错误,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因此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
2.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该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荀子·礼论》中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由此可推知,先秦儒家
A. 注重自然及伦理关系
B. 吸收了法家和道家思想
C. 倡导唯物主义伦理观
D. 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承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可知礼上用来祭天,下用来祭地,尊崇先祖而推崇君主,这说明其注重自然及伦理关系,故选A项;礼之三本强调的是自然及伦理关系,看不出法家、道家思想,排除B项;祭天地,尊先祖隆君师,是客观唯心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排除C项;材料强调先秦儒家注重自然及伦理关系,不涉及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承问题,排除D项。
3.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