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与材料所述主张属于同一思想家是
A.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D.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答案】D
【解析】
【详解】“隆礼至法则国有常”“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说明突出的是礼法并用的思想,这符合荀子的思想,D是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故D正确;A体现的是道家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B体现的是孟子的儒家民本思想,C符合韩非子的思想,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隆礼至法则国有常”“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联系所学荀子的思想分析解答。
2.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习近平表达的这一治国理念传承了百家争鸣时期
A. 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
B. 兵家“知已知彼”的思想
C. 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
D. 道家“祸福相倚”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为民,以民为中心,没强调中央集权,故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切实为民,没体现知己知彼,不符题意,故B选项错误;“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调为民,传承了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故C选项正确;“福祸相依”强调的福和祸的关系,没强调为民,不符题意,故D选项错误。
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
A. 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儒家学说
C. 糅合了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