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盲教育
1.原因
(1)新中国建立后,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提高人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措施
(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
(2)政府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把识字小黑板挂到了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休息场所。
(3)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4)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3.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思维点拨
国家把扫盲列入宪法的依据
扫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
二、义务教育
1.地位: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
2.措施
(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1989年,国家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希望工程”。
(3)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3.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
思维点拨
实行义务教育的原因
(1)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
(2)基础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形象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易混易错
“科教兴国”战略不是中国科教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只是重要原因。“科教兴国”战略属于政策层面,对科教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说,科教发展要依赖于经济基础。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
1.初步发展:建国初,中国基本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为国家建设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2.曲折发展
(1)1958年,中国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高校实行三类办学体制——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育体制。但“教育大革命”片面强调“突出政治”和过多参加体力劳动等,造成了教育界的很大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