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编辑
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试题(二)(语文 解析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10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3/16 15:26:4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绘画的“业余精神” 宋元以后,中国绘画形成了一种“业余精神”传统,即“画画应是文人业余的艺术修养”。一方面,文人追求一种完整人格,反对职业化艺术;而现实中,很多文人却不得不靠绘画来谋生。这就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错位。 形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可以上溯到孔子时代。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应具备完整的人格,而不应成为擅长某种技能的器具。这种文化心理逐渐发展成了对业余的崇拜,不仅影响到绘画,也延伸到文学、建筑等领域。随着财富增多和教育水平提高,文人数量远超官僚机构的需要,边做官边画画的业余之路走不通了,所以文人开始以绘画等才能谋生,成为职业画家或作家。但画家如果是职业的,他就很难被主流艺术评价体系认可,这就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结果:为了赦免文人成为职业画家的过错,人们把评价业余画家的标准用在这些职业画家身上。这给中国绘画造成了一系列影响。 首先,书画交易中,画家不会公开出售自己的作品,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是不被主流标准所认可的职业画家。有身份的画家会通过中间人与买家联系,并且会刻意将自己和所谓的“画匠”区分开。而在欧洲,拉斐尔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讨债却可以成为美谈。 其次,塑造了中国画独特的评价标准。这种标准是基于业余精神影响的艺术标准:要超越实际功能、专注图像之外难以捉摸的文人意趣。元代以前,中国画也提倡“师法自然”,唐代韩干在马厩中向马学习,北宋范宽在自然中向山水学习。但元代以后,描绘真实不再是作品的追求,画家也就不再写生。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解释得很妙:文人画不在考究艺术功力,而在看出许多文人的感想。所以直到今天,哪怕是外国观众在欣赏中国画时,都知道作品是画家为表达自我而创作的。我们看重的是名家手笔、风格传承,而不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