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解析】B 从明朝开始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衰落的趋势明显体现出来。而英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传播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解析】D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也就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近代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瓦解着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因此D项 “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