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A级 抓基础
1.(2017·北京卷)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解析: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在地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M=,能计算出地球的质量;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G=m,又有v=r,已知速度及周期时,联立可求得地球的质量;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G=mr,在已知周期和地月间距离的情况下,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时,我们只能求出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
答案:D
2.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我们可能推知( )
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C.这颗行星质量等于地球的质量
D.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
解析:由题意知,该行星的公转周期应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等,这样,从地球上看,它才能永远在太阳的背面.
答案:A
3.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 )
A.测定飞船的运行周期 B.测定飞船的环绕半径
C.测定行星的体积 D.测定飞船的运行速度
解析:取飞船为研究对象,由G=mR及M=πR3ρ,知ρ=,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4.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了,那么,卫星的( )
A.速率变小,周期变小 B.速率变小,周期变大
C.速率变大,周期变大 D.速率变大,周期变小
解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G=m=mr,得v= ,T=2π ,所以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其速率变大,周期变小,故D正确.
答案:D
5.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 )
A.a2>a1>a3 B.a3>a2>a1
C.a3>a1>a2 D.a1>a2>a3
解析:东方红二号和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转动的角速度相同,根据a=ω2r可知,a2>a3;根据G=ma可知a1>a2,故选D.
答案:D
6.(多选)不可回收的航天器在使用后,将成为太空垃圾.如图所示是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示意图,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运行周期越小
B.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运行角速度越小
C.由公式v=得,离地球高的太空垃圾运行速率越大
D.太空垃圾一定能跟同一轨道上同向飞行的航天器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