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物理试卷
高中物理编辑
2020高中物理期末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4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3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物理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15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20/1/17 15:08:2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期末综合检测卷

本试卷分第(选择题)和第(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共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越高,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

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应用了多普勒效应

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

D.一列波通过小孔发生了衍射,波源频率越大,观察到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答案 B

解析 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幅达到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A错误;医院检查身体的彩超仪是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来确定血流的速度,显然是运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B正确;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振幅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振幅大,不能说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C错误;一列波通过小孔发生了衍射,如果孔的尺寸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因为波速不变,根据λ知,波长减小,衍射现象变得不那么明显了,D错误。

2.关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B.树荫下的太阳光斑大多成圆形是因为光的衍射

C.透过竖直放置的肥皂膜看竖直的日光灯,能看到彩色干涉条纹

D.当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是偏振光

答案 D

解析 由v可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A错误;树荫下的太阳光斑大多是由小孔成像形成的,故成圆形,B错误;薄膜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而不是透过了薄膜,C错误;当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是偏振光,D正确。

3.下列关于电磁波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太阳把地面晒得发热是因为可见光的热效应在各种电磁波中是最强的

B.验钞机验钞票真伪体现了红外线的荧光效应

C.利用雷达测出发射微波脉冲及接收到脉冲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与目标的距离

D.相同条件下,电磁波谱中最难发生衍射的是X射线

答案 C

解析 热效应最强的是红外线,故A错误;验钞机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故B错误;雷达测距是利用发射脉冲和接收脉冲的时间间隔来确定的,故C正确;电磁波谱中比X线波长短的γ射线更难发生衍射,故D错误。

4.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的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他第一次测得悬线长l1,测得周期为T1;第二次测得悬线长为l2,测得周期为T2。根据上述数据,g值应为(  )

A.                         B.

C.                             D.无法计算

答案 B

解析 设悬线与球上表面接触处到球重心的距离为r,则

第一次:T1

第二次:T2

①②两式消去rgB正确。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